采用 Q 检验法对测定结果进行处理时,当 Q 计算 定量分析中产生的系统误差是可以校正的误差。()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可用精制的草酸标定。( ) 用标准溶液 HCl 滴定 CaCO3 时,在化学计量点时,n(CaCO3)=2n(HCl)。( )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时,溶剂若为碱性,所用的指示剂可以是中性红。( ) 由于羧基具有酸性,可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直接滴定,测出羧酸的含量。( ) 用 NaOH 标准溶液标定 HCl 溶液浓度时,以酚酞作指示剂,若 NaOH 溶液因贮存不当吸 收了 CO2,则测定结果偏高。( )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无关。( ) 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电荷数越高,则离子强度越大,离子活度越小。( ) 在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 止滴定,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只要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就是酸,只要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就是碱。( ) 在滴定分析过程中,当滴定至指示剂颜色改变时,滴定达到终点。( ) 酸碱滴定中,滴定剂一般都是强酸或强碱。( ) 变色范围必须全部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酸碱指示剂才可用来指示滴定终点。 配制 NaOH 标准滴定溶液应采用间接法配制,一般取一定的饱和 NaOH 溶液用新煮沸并 冷却的蒸馏水进行稀释至所需体积。( ) 配制盐酸标准滴定溶液可以采用直接配制方法。( ) 对于水溶性弱酸盐,只要水解显碱性,均可用强酸直接进行滴定分析,例如 Na2CO3 含 量测定。( ) 用 c(Na2CO3)=0.1000mol/L 的 Na2CO3 溶 液标定 HCl ,其基 本单 元的浓度 表示 为1c( Na2CO3)=0.05000mol/L。( )2 酸的强弱与酸的结构有关,与溶剂的作用能力有关,同时还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 碱的强弱与碱的结构有关,与溶剂的作用能力有关,同时还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 对于硫氰酸(Ka=1.4×10-1)来说,酸度的计算公式是[H+] =(1.10 ×1.4 ×10−1)1/2 。( ) 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用吸量管量取 HCl,用台秤称取 NaOH。( ) 准确称取分析纯的固体 NaOH,就可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 增加还原态的浓度时,电对的电极电势减小。( ) 电对的 φ 和 φθ 的值的大小都与电极反应式的写法无关。( ) 电极反应 Cu2++2e→Cu 和 Fe3++e→Fe2+中的离子浓度减小一半时,φ(Cu2+/Cu)和 φ(Fe3+/Fe)的值都不变。( )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当增加氧化态浓度时,电极电位降低。( ) 改变氧化还原反应条件使电对的电极电势增大,就可以使氧化还原反应按正反应方向进 行。( ) 增加还原态的浓度时,电对的电极电势增大。( ) 氧化还原反应次序是电极电位相差最大的两电对先反应。( ) 重铬酸钾法测定铁时,用 HgCl2 除去过量的 SnCl2 时,生成的 Hg2Cl2 沉淀最好是黑色沉 淀。( ) 应用直接碘量法时,需要在接近终点前加淀粉指示剂。( ) 直接碘量法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时,指示剂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终点是从蓝色变为无 色。( ) 用碘量法测定铜盐中铜的含量时,除加入足够过量的 KI 外,还要加入少量 KSCN,其目 的是提高滴定的准确度。( ) 间接碘量法能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 由于 K2Cr2O7 容易提纯,干燥后可作为基准物直接配制标准溶液,不必标定。( ) 配制好的 Na2S2O3 标准溶液应立即用基准物质 K2Cr207 标定。( ) 配制好的 Na2S2O3 应立即标定。( ) KMnO4 可在室温条件下滴定草酸。( ) Na2S2O3 标准滴定溶液是用 K2Cr2O7 直接标定的。( ) ]I2 是较弱的氧化剂,可直接滴定一些较强的还原性物质,如维生素 C、S2-等。( ) 直接碘量法主要用于测定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物质,间接碘量法主要用于测定具有氧化性的物质。( ) EDTA 标准溶液一般用直接法配制。( ) 配位数是中心离子(或原子)接受配位体的数目。( ) EDTA 滴定中,消除共存离子干扰的通用方法是控制溶液的酸度。( ) 溶液的 pH 愈小,金属离子与 EDTA 配位反应能力愈低。( ) 以 EDTA 标准溶液连续滴定时,两次终点的颜色变化均为紫红变成纯蓝。( ) EDTA 滴定某金属离子有一允许的最高酸度(pH),溶液的 pH 再增大就不能准确滴定 该金属离子了。( ) ]铬黑 T 指示剂在 pH=7~11 范围使用,其目的是为减少干扰离子的影响。( ) 金属离子指示剂 H3In 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为红色,它的 H2In 呈蓝色,其余存在形式均 为橙红色,则该指示剂适用的酸度范围为 pKa1
10 的溶液 pH 偏低。 若用酸度计同时测量一批试液时,一般先测 pH 值高的,再测 pH 值低的,先测非水溶液, 后测水溶液。 电位法测定溶液 pH 值,以 pH 玻璃电极为指标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与待测液 组成化学电池,25 恒电流库仑分析仪器主要有恒电流源、电解池和库仑计组成。 气相色谱仪的结构是由气路系统、进样系统、色谱分离系统、检测系统、数据处理及显 示系统所组成。( ) 电子捕获检测器对含有 S、P 元素的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 热导检测器中最关键的元件是热丝。( ) 相邻两组分得到完全分离时,其分离度 R<1.5。( ) 组份 1 和 2 的峰顶点距离为 1.08cm,而 W1=0.65cm,W2=0.76cm。则组分 1 和 2 不能完 全分离。( ) 液液分配色谱中,各组分的分离是基于各组分吸附力的不同。( ) 反相键合相色谱柱长期不用时必须保证柱内充满甲醇流动相。( ) 液相色谱的流动相配制完成后应先进行超声,再进行过滤。( ) 检修气相色谱仪故障时,首先应了解故障发生前后的仪器使用情况。( )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使用温度不应超过 100 °C、温度高可能损坏离子头( )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是依据不同组分气体的热导系数不同来实现物质测定的。( ) 热导池电源电流调节偏低或无电流,一定是热导池钨丝引出线已断。( ) FID 检测器对所有化合物均有响应,属于通用型检测器。( ) 氢火焰点不燃可能是空气流量太小或空气大量漏气。( ) 气相色谱中气化室的作用是用足够高的温度将液体瞬间气化。( ) 气相色谱对试样组分的分离是物理分离。( ) 气相色谱分析中,提高柱温能提高柱子的选择性,但会延长分析时间,降低柱效率。( ) 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分析样品组分时,分离度应至少为 1.0。( )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检测器温度可以低于柱温度。( ) 在气相色谱法中,采用归一化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进样操作要求必须严格控制一致。( ) 根据分离原理分类,液相色谱主要分为液液色谱与液固色谱。( ) 紫外-可见检测器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中常用的检测器,属于通用型检测器。( ) 测定浓硝酸含量时,可以用滴瓶称取试样。() 硅酸盐全分析的结果,要求各项的质量分数总和应在 100%±5%范围内。() 化工产品质量分析的目的只是测定主成分的含量。() 硝酸铵氧化容量法测定钢铁中锰量时指示剂为硫酸亚铁铵。() 测定蛋白质中的氮,最常用的是凯氏定氮法,用浓硫酸和催化剂将蛋白质消解,将有机 氮转化成氨。() 消化法定氮的溶液中加入硫酸钾,可使溶液的沸点降低。() 用消化法测定有机物中的氮时,加入硫酸钾的目的是用作催化剂。() 亚硫酸氢钠加成法可用来定量测定大多数的醛与酮。() 酯值是试样中总酯、内酯和其它酸性基团的量度。() 韦氏法主要用来测定动、植物油脂的碘值,韦氏液的主要成份为碘和碘化钾溶液。() 费林试剂氧化法测定还原糖含量,采用亚甲基蓝指示剂,可以直接用费林试剂滴定还原 糖。() 沸程测定仪器安装应使测量温度计水银球上端与蒸馏瓶支管下壁在同一水平面上。() 公害病是由于某些特定区域自然环境中某些元素失衡而造成的疾病。() 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分为急性危害、慢性危害和短期危害。() 按照环境因素的形成,把环境分为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