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提问人:网友d*******1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5日 21:50
[多选题]

患者男,89岁,因“间断咳嗽、咳痰、气喘30年,加重伴发热5d”来诊。患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30年,曾多次因咳嗽、咳痰、气喘加重及发热住院。5d前再次发作。查体:T39.4℃,P102次/min,R24次/min,BP160/70mmHg;咽部无充血,双肺满布高调哮鸣音,双下肺未闻及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双下肢无水肿。血常规:WBC16.7×109/L,N0.94;血气分析:pH7.375,PaO274mmHg,PaCO248mmHg,SaO294%;肝、肾功能正常。胸部X线片:双下肺纹理增多,主动脉硬化。 初步诊断: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气肿。予吸氧、拍背、雾化吸入,静脉滴注头孢呋辛0.5g,12h1次;静脉滴注氨茶碱注射液0.5g,每日1次;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注射液80mg,8h1次;静脉推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每日2次。4d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咳痰症状减轻,但气喘持续不能缓解;双肺仍满布哮鸣音。3d后患者再次出现发热,体温达38.2℃;胸部CT:右下肺感染。静脉滴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4.5g,8h1次;静脉滴注洛美沙星0.2g,12h1次,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注射液,剂量调整为120mg,8h1次,同时辅予强心(毛花苷C)、利尿(呋塞米)治疗。2d后体温正常,咳嗽、咳痰、气喘症状均缓解,甲泼尼龙减量1次,停用抗生素。复查胸部CT:右肺上、下叶及左肺下叶多发团片状密度增高影,大小不一,以右下肺明显,大者3.9cm×4.4cm,右上肺病灶内可见小弧形透亮影。下一步处理措施包括(提示痰培养为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支气管镜检查发现病变部位支气管充满胶冻样痰液;肺泡灌洗液检查没有发现癌细胞。患者体温再次升高,呈中、低度发热。)()

A.肺组织活检 B.复查胸部CT C.加用万古霉素抗感染 D.自身免疫学检查 E.GM试验 F.复查胸部X线片

参考答案
十点题库官方参考答案 (由十点题库聘请的专业题库老师提供的解答)
更多“患者男,89岁,因“间断咳嗽、咳痰、气喘30年,加重伴发热5”相关的问题
白屑风干性型发于面部者应使用:
A.凉血解毒化斑
B.益气活血化斑
C.疏肝解郁,理气活血
D.软坚散结
E.燥湿散瘀
点击查看答案
某股份有限公司委托证券公司代理发行普通股2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发行价格为每股4元。证券公司按发行收入的2%收取手续费,该公司因此项业务应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为( )万元。
点击查看答案
视频服务器由视音频压缩编码器、()、网络接口、视音频接口、RS485/RS232串行接口、协议接口、软件接口等构成。
A.输入/输出接口
B.显示器
C.输入/输出通道
D.微处理器
点击查看答案
风险应对策略中,不具有强制力,是一种税务行政指导行为,且只针对具体行业、具体风险点的应对策略是()
A . 风险提醒
B . 纳税评估
C . 税务审计和反避税调查
D . 税务稽查
点击查看答案
可行性分析主要是分析人员循环进行定义、分析、求解直至初步逻辑模型完全符合系统目标的过程。 ( )
点击查看答案
复杂的有机物厌氧降解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点击查看答案
围岩的稳定性,只受岩体基本质量的好坏影响,与其他因素无关。()
点击查看答案
小袋虫病是哪种生物引起的?
点击查看答案
同时效度(名词解释)

点击查看答案
每年6月,省评价中心进行复核,并编制设备状态评价复核工作报告报()运检部
A.市公司
B.国网公司
C.省公司
D.各部门
点击查看答案
对纳税人为销售货物而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其增值税错误的是( )。
A. 单独记账核算的,一律不并入销售额征税,对逾期收取的包装物押金,均并入销售额征税。 B. 酒类包装物押金,一律并入销售额计税,其他货物押金,单独记账核算的,不并入销售额征税。 C. 无论会计如何核算,均应并入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 D. 对销售除啤酒、黄酒外的其他酒类产品收取的包装物押金,均应并入当期销售额征税,其他货物押金,单独记账且未逾期者,不计算缴纳增值税
点击查看答案
以下哪些是生命价值论的内容()。
A.生命所具有的潜在的创造力或劳动能力 B.生命的内在价值或自我价值 C.生命的社会价值 D.生命“神圣论” E.为社会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价值
点击查看答案
属于邓小平理论形成历史条件的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C、我国与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D、我国改革开放实践E、经济全球化
点击查看答案
装载军用危险货物有哪些要求?
点击查看答案
Ghost9.0是一个Windows环境下运行的软件,如果Windows无法启动,则无法使用Ghost9。0从镜像文件来还原分区。
A.对 B.错
点击查看答案
客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