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后,根据材料选出正确的论述( )。 从创作动机产生的过程看,有瞬息突发式创作动机和渐进缓成式创作动机。这两种创作动机一种是“长期积 累”,一种是“偶然得之”。瞬息突发式创作动机是指创作主体在没有任何创作准备的情况下,因偶然因素的触发 或启示而产生的创作动机。郭沫若写《地球,我的母亲》,诗兴突然袭来,迫使他赤脚卧倒路边,匆匆记下喷泻而出 的诗句。冯骥才在雨伞的空间里找到了创作《高女人和他的矮丈夫》的突破口,便扔下妻子和雨伞跑回家,不顾被 大雨淋得湿透的身子,伏案疾书。这种动机的产生是有其生成机制的。 一是有赖于外界信息的刺激,引起创作主体的心理感应。茅盾在1930年的一天,偶然从报纸上看到浙东蚕茧虽 丰收,蚕农相继破产”的消息,忽然意识到,这是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入侵及反动统治。这激起他满腔怒火,孕育了 短篇小说《春蚕》。老舍先生也是由于从报纸上看到一个人力车夫三次买车三次失车的消息而写《骆驼祥子》的。 二是创作主体要有敏锐的“透视力”。优秀的作家凭借“内在感官”能够在对客体的瞬间观照中“以心击之, 深穿其境”。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周克芹曾动情地谈过产生创作《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动机的过程。一次,他 在路上看到赤着双脚,衣衫褴褛的母女在田间挖野菜。忽然,那位母亲看见山坡上一丛鲜红的刺梨儿花,爬上去摘 下来插在小女孩的头上。她们那黑黝瘦削的脸上,绽出了欢悦的笑容。这一场面,使他感慨万分,“想到很多很多 的事情——我平时的感受、思考、悲欢、爱憎,一切一切,都涌上心来,那一天,我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这件事,并写 着:人民是不会绝望的,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人都可能遭遇到可怕的灾难、打击、艰难和不幸,而主要的是热爱生活, 直面人生......”作者就是透过这个动人的场景,“看”到了母女热爱生活的表层心理,也“看”到了我们的民族, 我们的人民在逆境中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深层心理。因而,创作出了《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三是要有丰富的生活积淀。作家要有丰富的心理潜能和丰富的生活积累,这是产生动机的基础。近代德国著 名的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的“意识阈”理论认为人脑中储有大量的潜意识潜沉在阈限之下。一有机会,便升入阈限 之上,占据意识的领域,由潜知转化为显知。可见,大脑预先的信息存储是诱发动机的先决条件。当歌德得知他的 一个同学为恋爱自杀的消息时,仿佛突然见到一道灵光在眼前闪过,“立刻就把《少年维特之烦恼》的纲要想好 了”。他在两个星期内一口气把稿子写完。自己也觉得奇怪:“这个小册 子好像是一个患睡行症的人在无意识中写成的”。其实,从书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歌德钟爱夏绿蒂,在痛苦中萌念自 杀的亲身经历。该书的情节、思想早已酝酿在他的潜意中了。他的同学自杀的消息不过是点燃一大堆火药的导火 线, 潜伏在他灵魂深处的思想、感情一齐引发出来了。瞬息突发式的创作动机同灵感的产生有相似或相同的心理机制, 二者有时也就是一回事。 渐进形成式创作动机亦有一个依次渐进的产生过程。即作家受外界的刺激,早已萌发了创作某个作品的欲望, 但情感的蓄积不足,意象尚不明确。这样,作家就要有意识强化情感,酝酿意象,直至出现“那欲望无法祛除,像是 喉咙里发痒,非咳嗽不可的时候”才能进入创作境界。作家赵本夫写《卖驴》是在八年前,听人讲了一个故事:某 地有个老汉在拉脚回来的路上,困倦之极,在平板车上睡着了,毛驴拉着他往回返,半路上恰遇一辆驴车拉着死人去 火化。毛驴贪恋同族,也尾随进了火葬场。老汉惊醒后,暴打毛驴,不提防被惊惧的毛驴一下子踢在额头上,当即死 亡,结果真的被火化了。以后他又认识了一位老兽医,此人出身富农家庭,医道精通,颇有名望,治牲口脱胯不用针 药,不用推拿,只需突然一鞭就能治好。这一招很神奇,引起他很大的兴趣,这两件事本来是风马牛不相及,但他发 现它们有两个共同的地方:一是奇特,二是都跟牲畜有关,但这些仍然不能构成小说,必须得用一个有机的东西把它 们串起来。他只好存在心底,慢慢地玩味、揣摩。直到1980年夏秋,社会上传言说政策又要变。多少年来,农民最 担心的就是这一条,大家都担心好政策不长久。这时他才产生这样一个强烈的愿望:“反映一下农民的呼声。”写 出了《卖驴》,其酝酿过程可谓长矣。正如作者所讲:《卖驴》的创作过程是“八年怀胎,一朝分娩,可谓苦矣”。 这样渐进形成的创作动机,较之瞬息突发式的创作动机,具有更强的有意识、自觉的成分。 —— 摘自杨立元《创作动机形态论》,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0 年第 1 期 根据上述材料,选出论述正确的选项( )。
A. 从审美需求上看,有瞬息突发式创作动机和渐进缓成式创作动机 B. 矛盾写《春蚕》、老舍写《骆驼祥子》都是渐进式创作动机促使的,因为都经过长期思考才动笔的 C. 瞬息突发式创作动机是作家在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因偶然因素的触发或启示而产生的,外在因素的触发极 为重要,无需生活积累便可做到 D. 渐进形成式创作动机亦有一个依次渐进的产生过程,因此,对于作家来说,外界的刺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 情感的蓄积是否丰富,意象的谋划是否明确 E. 渐进形成的创作动机,比瞬息突发式的创作动机,具有更强的自觉意识
点击查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