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提问人:网友f******g 发布时间:2022年5月1日 23:49
[单选题]

腹外疝17:斜疝和直疝的最重要鉴别点是

A. 斜疝呈椭圆形或梨形B. 斜疝肿块常坠入阴囊C. 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不再突出者为斜疝D. 以手指插入皮下环,令病人咳嗽后有冲击感者为斜疝E. 好发年龄

参考答案
十点题库官方参考答案 (由十点题库聘请的专业题库老师提供的解答)
更多“腹外疝17:斜疝和直疝的最重要鉴别点是”相关的问题
如何理解人事管理学的功能?
点击查看答案
安全现状评价中事故原因分析与重大事故的模拟主要是指()。
A.重大事故结果分析
B.重大事故原因分析
C.重大事故概率分析
D.重大事故预测、模拟
点击查看答案

6.1987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同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明确提出

A.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C.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D.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ABCD
点击查看答案
“相机抉择”的经济政策又可以称为( ) A.经济增长政策 B.稳定物价政策 C.反经济周期政策 D.资源管理和保护政策
A.经济增长政策
B.稳定物价政策
C.反经济周期政策
点击查看答案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45岁。头部被他人用木棍打伤1小时,呕吐3次,于23时急诊就医。受伤当时昏迷约20分钟。既往身体健康。体检:T:37.6℃,P:82次/分,R:19次/分,BP:20/13kPa(150/98mmHg)。GCS:11分,躁动。双侧瞳孔等大、等园,直径2.5mm,对光反射迟钝。双侧额部和右枕部有多处头皮伤痕和头皮血肿,右额部有一长4.0cm之头皮裂伤。四肢可活动,右侧Babinski征(士)。提问:根据以下结果,结合病史,初步诊断主要考虑有哪些?(提示:头颅平片示右颞部线形骨折。头颅CT示左额颞部可见斑片状高密度影以及薄层新月形高密度影,同侧侧脑室轻度受压,中线结构无明显移位。)()
A.左额颞部脑挫裂伤 B.多发性头皮挫伤 C.左额颞部硬脑膜下血肿 D.多发性头皮血肿 E.右颞部线形骨折 F.右额部头皮裂伤
点击查看答案
诗人创作诗歌很讲究意境的创设,借物传情,以景物_________心境,是其常用的_________。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折射 策略B.烘托 手法C.衬托 形式D.暗示 步骤
A.折射B.烘托C.衬托D.暗示
点击查看答案
宫颈癌的筛查对象为()
A . 40岁以上的妇女
B . 35岁以上妇女
C . 50岁以上妇女
D . 60岁以上妇女
点击查看答案
在氧化还原滴定法中,对于1:1类型的反应,一般氧化剂和还原剂标准电位的差值至少应多大才可用氧化还原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 )
A. 大于0.2 (V)B. 0.2∼0.4 (V)C. 大于0.4 (V)D. 大于0.6 (V)
点击查看答案
A.脑脊液无色,白细胞2×10 6/L,蛋白质30mg/LB.脑脊液无色,白细胞20×10 6/L,蛋白质1000mg/LC.脑脊液无色,白细胞6×10 6/L,蛋白质2000mg/LD.脑脊液红色
A.脑脊液无色,白细胞2×10
B.脑脊液无色,白细胞20×10
C.脑脊液无色,白细胞6×10
D.脑脊液红色,白细胞70×10
E.脑脊液浑浊,白细胞200×10
点击查看答案
某项目建设投资为5500万元,建设期二年,第一年计划投资使用比例为60%,其余为第二年计划投资额,建设期年平均价格上涨率为5%,则该项目第二年的涨价预备费应为()万元。
A.338.25
B.269.28
C.225.50
D.110.00
点击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保险计划常用指标的有()
A.承保数量 B.保费收入 C.利润率 D.营业费用 E.赔付率
点击查看答案
患者男性,65岁。既往有心绞痛发作史,3小时前在从事体力劳动时突然出现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发作,伴恶心、呕吐、冷汗及濒死感而入院。上述患者绝对卧床的时间应该是()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E.5天
点击查看答案
维修工作完成后()
A.将现场收拾干净 B.收拾工具离开 C.向业主问候
点击查看答案
当基坑开挖较浅且未设支撑时,围护墙体水平变形表现为()。
A.墙顶位移最大,向基坑方向水平位移 
B.墙顶位移最大,背离基坑方向水平位移 
C.墙底位移最大,向基坑方向水平位移 
D.墙底位移最大,背离基坑方向水平位移
点击查看答案
一加8屏幕触控采样率是全局120hz吗。()
点击查看答案
客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