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某碱样为NaOH和Na2CO3的混合液,用HCl标准溶液滴定,先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溶液V1mL,继以甲基橙为指示剂,又耗去HCl溶液V2mL。V1与V2的关系是V1 631.(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与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无关。 632.( )缓冲溶液在任何pH值条件下都能起缓冲作用。 633.( )酸式滴定管活塞上凡士林涂的越多越有利于滴定。 634.( )强碱滴定一元弱酸的条件是cKa≥10-8。 635.( )双指示剂就是混合指示剂。 636.( )溶液中,离子浓度越大,电荷数越高,则离子强度越大,离子活度越小。 637.( )在滴定分析中一般利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化学计量点。 638.(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只要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就是酸,只要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就是碱。 639.( )在滴定分析过程中,当滴定至指示剂颜色改变时,滴定达到终点。 640.( )酸碱滴定中,滴定剂一般都是强酸或强碱。 641.( )配制NaOH标准溶液时,所采用的蒸馏水应为去CO2的蒸馏水。 642.( )变色范围必须全部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酸碱指示剂才可用来指示滴定终点。 643.( )在酸碱滴定中,用错了指示剂,不会产生明显误差。 644.( )在酸性溶液中H+浓度就等于酸的浓度。 645.( )将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溶液各稀释一倍,两者的氢氧根浓度也各稀释一倍。 646.( )配制盐酸标准滴定溶液可以采用直接配制法。 647.( )配制NaOH标准滴定溶液应采用间接法配制,一般取一定的饱和NaOH溶液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进行稀释至所需体积。 648.( )所有的无机酸均可用NaOH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滴定分析。 649.( )在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为标准滴定溶液分析酸的含量时,近终点时应避免剧烈摇动。 650.( )在碱的含量测定中,一般不选用盐酸作标准滴定溶液,因为盐酸易挥发。 651.( )在测定烧碱中NaOH的含量时,为减少测定误差,应注意称样速度要快,溶解试样应用无CO2的蒸馏水,滴定过程中应注意轻摇快滴。 652.( )对于水溶性弱酸盐,只要水解显碱性,均可用强酸直接进行滴定分析,例如Na2CO3含量测定。 653.( )利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水不溶性的碳酸盐时,一般可采用返滴定的方法,即加入定量过量的盐酸溶液,煮沸出去CO2,再用标准NaOH滴定溶液进行返滴定。 654.( )用c(Na2CO3)=0.1000mol/L的Na2CO3溶液标定HCl,其基本单元的浓度表示为c(1/2Na2CO3)=0.5000mol/L 655.( )用NaOH标准滴定溶液滴定一元弱酸时,一般可选用酚酞作指示剂。 656.( )酸的强弱与碱的结构有关,与溶剂的作用能力有关,同时还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657.( )碱的强弱与碱的结构有关,与溶剂的作用能力有关,同时还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658.( )对于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可采用双指示剂法,以HCl标准滴定溶液进行测定。 659.( )在滴定分析中,只要滴定终点pH值在滴定曲线突跃范围内则没有滴定误差或终点误差。 660.( )根据质子理论,NaH2PO4是一种酸式盐。 661.( )非水滴定测定醋酸钠含量时,由于常温下试样较难溶,应在沸水浴中加热使其溶解。 662.( )部分在水溶液中不能滴定的弱酸,弱碱物质,如苯酚,吡啶等可利用非水酸碱滴定法进行测定。 663.( )配制酸碱标准溶液时,用吸量管量取HCl,用台秤称取NaOH。 664.( )滴定至临近终点时加入半滴的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的旋塞稍稍转动或碱式滴定管的乳胶管稍微松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将锥形瓶内壁与管口接触,使液滴流出,并用洗瓶以纯水冲下。 665.( )准确称取分析纯的固体NaOH,就可直接配制标准溶液。 666.( )纯净的水pH=7,则可以说pH值为7的溶液就是纯净的水。 787.( )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组成一个原电池。 788.( )溶液的酸度越高,KMnO4氧化草酸钠的反应进行得越完全,所以用基准草酸钠标定KMnO4溶液时,溶液的酸度越高越好。 789.( )现有原电池(-)Pt∣Fe3+,Fe2+‖Ce4+,Ce3+∣Pt(+),该原电池放电时所发生的反应是Ce4++Fe2+=Ce3++Fe3+。 790.( )氧化数在数值上就是元素的化合价。 791.( )增加还原态的浓度时,电对的电极电势减小。 792.( )氧化还原滴定中,影响电势突跃范围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电对的电势差,而与溶液的浓度几乎无关。 793.( )电对的φ和φθ的值的大小都与电极反应式的写法无关。 794.( )电极反应Cu2++2e→Cu和Fe3++e→Fe2+中的离子浓度减小一半时,φ(Cu2+/Cu)和φ(Fe3+/Fe)的值都不变。 795.( )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当增加氧化态浓度时,电极电位降低。 796.( )改变氧化还原反应条件使电对的电极电势增大,就可以使氧化还原反应按正反应方向进行。 797.( )增加还原态的浓度时,电对的电极电势增大。 798.( )氧化还原反应次序是电极电位相差最大的两电对先反应。 799.(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取决于氧化还原能力的大小。 800.( )氧化还原反应中,两电对电极电位差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801.( )KMnO4溶液作为滴定剂时,必须装在棕色酸式滴定管中。 802.( )标定KMnO4溶液的基准试剂是碳酸钠。 803.( )在酸性溶液中,以KMnO4溶液滴定草酸盐时,滴定速度应该开始时缓慢进行,以后逐渐加快。 804.( )KMnO4标准溶液测定MnO2含量,用的是直接滴定法。 805.( )高锰酸钾是一种强氧化剂,介质不同,其还原产物也不一样。 806.( )由于KMnO4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所以KMnO4法只能用于测定还原性物质。 807.( )KMnO4滴定草酸时,加入第一滴KMnO4时,颜色消失很慢,这是由于溶液中还没有生成能使反应加速进行的Mn2+。 808.( )提高反应溶液的温度能提高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因此在酸性溶液中用KMnO4滴定C2O42-时,必须加热至沸腾才能保证正常滴定。 809.( )重铬酸钾法测定铁时,用HgCl2除去过量的SnCl2时,生成的Hg2Cl2沉淀最好是黑色沉淀。 810.( )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铁含量时,加入磷酸的主要目的是加快反应速度。 811.( )应用直接碘量法时,需要在接近终点前加淀粉指示剂。 812.( )直接碘量法以淀粉为指示剂滴定时,指示剂须在接近终点时加入,终点是从蓝色变为无色。 813.( )用碘量法测定铜时,加入KI的三个作用:还原剂,沉淀剂和配位剂。 814.( )用碘量法测定铜盐中铜的含量时,除加入足够过量的KI外,还要加入少量KSCN,其目的是提高滴定的准确度。 815.( )间接碘量法能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816.( )间接碘量法要求在暗处静置溶液,是为了防止I-被氧化。 817.( )氧化还原指示剂必须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818.( )铜锌原电池的符号为(-)Zn|Zn2+(0.1mol/L)||Cu2+(0.1mol/L)|Cu(+)。 819.( )重铬酸钾可做基准物直接配成标准溶液。 820.( )由于KMnO4性质稳定,可做基准物直接配制成标准溶液。 821.( )由于K2Cr2O7容易提纯,干燥后可作为基准物直接配制标准液,不必标定。 822.( )K2Cr2O7是比KMnO4更强的一种氧化剂,它可以在HCl介质中进行滴定。 823.( )间接碘法中应在接近终点时加入淀粉指示剂。 824.( )配制好的KMnO4溶液要盛放在棕色瓶中保护,如果没有棕色瓶应放在避光处保存。 825.( )在滴定时,KMnO4溶液要放在碱式滴定管中。 826.( )用Na2C2O4标定KMnO4,需加热到70~80°C,在HCl介质中进行。 827.( )配制I2溶液时要滴加KI。 828.( )配置好的Na2S2O3标准溶液应立即用基准物质K2Cr2O7标定。 829.( )KMnO4法所使用的强酸通常是H2SO4。 830.( )配制好的Na2S2O3标准溶液应立即标定。 831.( )KMnO4可在室温条件下滴定草酸。 832.( )KMnO4标准滴定溶液是直接配制的。 833.( )Na2S2O3标准滴定溶液是用K2Cr2O7直接标定的。 834.( )在配制好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中,为了避免细菌的干扰,常加入少量碳酸钠。 835.( )KMnO4法可在HNO3介质中进行。 836.( )用间接碘量法测合金中的Cu含量时,由于CuI吸附I2,使测定结果偏低。 837.( )碘量法或其它生成挥发性物质的定量分析都要使用碘量瓶。 838.( )用高锰酸钾法进行氧化还原滴定时,一般不需另加指示剂。 839.( )直接溴酸盐法常以甲基红或甲基橙为指示剂。 840.( )Ce(SO4)2法测定还原性物质时,只有一个电子转移,其基本单元为Ce(SO4)2。 841.( )直接碘量法主要用于测定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物质,间接碘量法主要用于测定具有氧化性的物质。 842.( )高锰酸钾在强酸性介质中氧化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它的基本单元为1/5KMnO4。 843.( )I2是较弱的氧化剂,可直接滴定一些较强的还原性物质,如维生素C,S2-等。 954.( )硝酸银标准溶液应装在棕色碱式滴定管中进行滴定。 955.( )由于Ksp(Ag2CrO4)=2.0×10-12小于Ksp(AgCl)=1.8×10-10,因此在CrO42–和Cl–浓度相等时,滴加硝酸盐,铬酸银首先沉淀下来。 956.( )欲使沉淀溶解,应设法降低有关离子的浓度,保持Qi 957.( )25°C时,BaSO4的Ksp=1.1×10-10,则BaSO4溶解度是1.2×10-20mol/L。 958.( )用氯化钠基准试剂标定AgNO3溶液浓度时,溶液酸度过大,会使标定结果没有影响。 959.( )福尔哈德法是以NH4SCN为标准滴定溶液,铁铵矾为指示剂,在稀硝酸溶液中进行滴定。 960.( )银量法测定氯离子含量时,应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 961.( )在法扬司法中,为了使沉淀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通常加入适量的糊精或淀粉使沉淀处于胶体状态。 962.( )莫尔法测定Cl-含量,应在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 963.( )沉淀的转化对于相同类型的沉淀通常是由溶度积较大的转化为溶度积较小的过程。 964.( )为使沉淀溶解损失减小到允许范围加入适当过量的沉淀剂可达到目的。 965.( )莫尔法可以用于样品中I-的测定。 966.( )根据同离子效应,可加入大量沉淀剂以降低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 967.( )以SO42-沉淀Ba2+时,加入适量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沉淀更完全。这是利用离子同离子效应。 968.( )分析纯的NaCl试剂,如不做任何处理,用来标定AgNO3溶液的浓度,结果会偏高。 969.( )用福尔哈德法测定Ag+,滴定时必须剧烈摇动。用返滴定法测定Cl_时,也应该剧烈摇动。 970.( )莫尔法一定要在中性或弱碱性中进行滴定。 971.( )用莫尔法测定水中的Cl-采用的是直接法。 972.( )在莫尔法测定溶液中Cl-时,若溶液酸度过低,会使结果由于AgO的生成而产生误差。 973.( )莫尔法适用于能与Ag+形成沉淀的阴离子的测定如Cl-,Br-和I-等。 974.( )吸附指示剂是利用指示剂与胶体沉淀表面的吸附作用,引起结构变化,导致指示剂的颜色发生变化的。 975.( )用法扬司法测定Cl-含量时,以二氯荧光黄(Ka=1.0*10-4)为指示剂,溶液的pH值应大于4,小于10。 976.( )法扬司法中,采用荧光黄作指示剂可测定高含量的氯化物。 977.( )福尔哈德法是以铬酸钾为指示剂的一种银量法。 978.( )福尔哈德法通常在 0.1~1mol/L的HNO3溶液中进行。
点击查看答案